楼体周围地面塌陷时有发生,塌了又塌居民害怕“真塌房”。近日,家住海淀区魏公村佳苑小区的居民反映,小区8号楼东南角区域雨后塌陷网上股票配资公司,深度达数十米,而这样的情况往年也发生过,居民担心长此以往会对楼体安全造成影响。反复塌陷的根源究竟在哪?是否能有彻底消除隐患的方案?
赵先生:嚯,那个坑可大了,起码得有 3 米深……
说话的是海淀区魏公村佳苑小区8号楼的居民赵先生,跟随他的指引,记者看到了8号楼东南角的围栏。围栏内,新填的黄土高低不平、裸露在外,与楼体紧贴,表层较为湿润——这片看似普通的角落,实则是前几天下雨,地面塌陷后留下的“补丁”。居民们说:
居民1:这处塌陷刚填的土,也就才填了一两天。 居民2:前些日子下雨,那里就塌了,塌了以后物业就用围挡把塌陷区域拦起来了。
塌陷处被围栏围住/记者拍摄
而从居民提供的视频中可以看到,就在楼体的拐角处,有不规则的土地塌陷情况,坑内黑黢黢的,深度无法预测,但目测宽度最宽处能达一米左右。记者在走访过程中,还有居民反映,雨后出现地面塌陷,在小区里早已不是新鲜事,前两年雨后,这附近区域也曾出现过塌陷。
居民1:去年就有过塌陷。 居民2:我们搬来都四年了,几乎每一年下雨都会塌陷。 居民3:这个角这也塌过,那个角那也塌过。 记者:都是在8号楼楼体周边是吗? 居民3:对。
塌陷处当时情景/居民拍摄
至于反复塌陷的原因,居民们各有自己的猜测和推断。还有居民指着不远处的工地告诉记者,那里已停工多年,近期突然复工。这片区域和小区塌陷点直线距离不足 30米,不知道是否和塌陷存在关联。
居民1:雨水汇集以后都会顺着流到塌陷的地方,那个地方地势低。 居民2:我听物业说塌陷区域那有一个管破了,就往底下渗水。 居民3:这片工地好像烂尾好长时间了,搞不清楚怎么突然有动静了。 记者:停工几年了? 居民3:从疫情开始就停工了,这原来是个鞋厂,后面会建造成什么我就不知道了。
工地(左侧)紧邻小区8号楼(右侧)/记者拍摄
有居民表示,塌陷处临近的8号楼共有地下四层停车库,因地面塌陷深达数米,是否会对楼体结构造成影响、后续是否会引发更严重的安全问题,成了困扰小区居民的 “心腹大患”。
居民1:这塌陷处看着很不舒服,看着很危险。 居民2:8号楼地下一共四层,很深的,塌陷处的土究竟流到哪了,就不太清楚了。 居民3:我觉得这事儿确实应该处理下,因为房子的安全是最主要的。 居民4:肯定是政府和有关机构牵头,第一时间把问题处理好,把风险排除掉,是吧?
塌陷处雨后再度下陷/居民拍摄
居民的心声道出核心诉求——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地面多次塌陷?一次次 “填坑式”维修之外,有没有彻底消除隐患的长效方案?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多方询问,海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文字回复介绍:6月16日,发现魏公村佳苑小区8号楼南侧绿地出现下陷情况。海淀区住建委高度重视,6月17日启动“吹哨报到”机制,组织紫竹院街道、魏公村佳苑社区、魏公村佳苑小区物业等单位到事发地点进行核实勘查。经查,6月15日雨后,魏公村佳苑小区8号楼东南侧回填土出现局部下陷。现场工作组督促物业管理公司,启动应急方案和回填措施,在下陷部位周围设置警戒线和护栏,安排专人现场进行值守,并已对下陷部位进行回填。此外,经勘查,魏公村佳苑小区8号楼东侧紧邻一在施工程项目,雨情期间与该小区临近的护坡桩桩间土出现局部滑落。区住建委督促开发商和总包等参建单位,立即制定该区域肥槽回填方案。6月30日,区住建委组织基坑专家进行现场勘察。经专家初步判断,该项目支护桩完整,桩间护面局部破损,相邻地下车库肥槽回填区部分土体流入基坑内。建议加快回填该区域肥槽,以排除影响邻近小区绿地下陷的可能性。
居民反映楼体周围往年也曾有塌陷/记者拍摄
7月11日雨情期间,区住建委会同紫竹院街道再次到现场,冒雨进行现场勘查,雨水导致小区绿地局部下陷,并要求物业公司在原有防护基础上,在下陷部位上加盖木板,确保居民出行安全。同时,区住建委已督促小区邻近项目参建单位,组织人力加快抽出肥槽积水,加快完成肥槽回填。待雨情稳定后,结合项目肥槽回填进度,由小区物业管理公司有序开展绿地下陷回填工作。
小区内景/记者拍摄
目前该小区绿地回填土下陷情况,对楼本体未构成实质性安全影响。区住建委将会同紫竹院街道持续跟踪,督促有关单位加快完成回填工作,加快勘查排查,彻底解决问题。
记者:苏宁、陈泓言(实习)编辑:苏宁、陈泓言(实习)主编:朱来生
通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